
在各項消費行為中,「送禮」都是各產業在節慶檔期的焦點之一,除了春節和生日,母親節屬台灣人送禮的重要節日,禮品採購、母親節聚餐等需求發展出龐大商機,加上現代女性更勇於表現自我,使得過節方式和禮物選擇更加多元豐富。
「送給別人」與「買給自己」的消費決策不同,因為我有興趣的,別人不一定喜歡,尤其送禮對象是位重要的人,一份禮物清單誕生的過程,是經歷什麼樣的消費心理呢?本次Ad2和關鍵議題研究中心於五月調查台灣網民於母親節的送禮消費行為,透過市調結果交叉分析,提供行銷人員最即時的媒體洞察報告。
送禮排名:愛美、顧健康、餵飽媽媽!一圖秒懂各年齡層消費差異
調查各年齡層的母親節禮物首選(參照圖一),「聚餐/餐券、美妝保養品、保健食品/補品」皆名列前茅,根據圖表顯示,隨著年紀增長,照顧媽媽健康的「保健食品/補品」來到第二名,連同「按摩用品」的需求也上升。但不論送禮對象是年輕媽媽或抱孫的祖母,聚餐都是台灣網民過母親節首選的消費方式。
其中體驗型產品「旅行/戶外活動」在中壯年人口上榜,推測在經濟能力相較年輕一輩寬裕時,帶媽媽出門遊山玩水也是不錯的選擇,是觀光旅遊相關產業值得關注的重點消費族群,然而當年事逐漸攀高,戶外行程自然就又跌出排名。

在「孝親」面前,首要考量禮物實用性,其次是折扣優惠
朋友間送禮可以惡搞,但對象是母親大人,可要慎重考慮了。調查禮物挑選的考量因素(參照圖二)觀察送禮的消費行為,近八成的台灣網民認為禮物需具備實用性,也反應在送禮排名上(圖一),大多是收到後能夠立即享受、使用的產品類型。價格因素對送禮的影響相對較小,不論是便宜或昂貴,在折扣優惠(38.5%)和高價值商品(21.2%)的選項皆不足四成,年齡分佈上,則隨著年紀增長,價格的影響力越低。
另外,即便疫情期間使網路購物更加普及,然而花時間準備、親自出門挑禮物的那份心意,網路購物的便利性目前還難以取代,「網購省時方便」在調查結果中,在年輕族群中也佔不到兩成,隨著年紀增加更是下滑。

先搜尋網路or親身體驗?禮物選購習慣老少不同
調查挑選母親節禮物時的習慣(參照圖三),主要有四大類型:(1.)主動搜尋網路文章、社群評論等資訊。(2.)需實際瞭解、體驗過產品,如過往有經驗或直接走訪門市挑選。(3.)聽取他人意見,如網紅或親友推薦。(4.)關注品牌廣告宣傳的檔期活動。
整體以「主動搜尋資訊」和「需實際暸解/體驗」獲最高票,然而交叉比對各年齡層發現有不同的表現,年輕族群在送禮消費行為上較容易受他人評論影響,隨著年紀增加則更重視實際體驗。

Ad2關鍵字報告,協助行銷人員找到「送禮的消費族群」
根據圖(三)有五成的人在購買禮物前都會主動搜尋網路資訊,其中16~29歲更高達六成,比對Ad2關鍵字報告系統數據顯示(參照圖四),母親節相關文章討論從4月底就開始節節攀升延續到5/9(日),其中包含大量的「禮物推薦」、「送禮首選」等討論。
從數位廣告的角度來看,一般行銷人員知道品牌的消費者輪廓,是建立在過往的興趣標籤和產品本身所設定的TA,然而當消費者不是要買給自己,是要送禮時,這樣的消費輪廓便派不上用場,反而關注消費者當下需要什麼?正在閱讀什麼樣的消費資訊和文章?才能找到真正有消費潛力的族群!

Ad2將內文比對技術應用在廣告投放上,歸納出品牌字、產品字、動機字、功效字、相關字五大類別,深化品牌內容的觸及面向,讓消費者在適當的閱讀情境接收對應的廣告資訊,優化廣告體驗,帶給品牌和消費者優質的對話空間。想了解更多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
備註:本篇報告委託engagement lab調查,時間為2021年5月5日至5月9日,透過線上小組收集了1483個樣本,受訪者是16至60歲的台灣網民。經過清整與加權計算,收集到的資料更貼近台灣網路使用者的實際樣貌。